“横厅”,作为当下户型的“宠儿”,可以说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青睐。尤其是对于追求空间感的人来说,更会将其作为首选户型来考虑。
像本期带来的这套案例,也是一套十分典型的“横厅”结构。不过在装修设计时,屋主却明确拒绝了“横厅”,并坚持要对空间进行重组。也正是这种逆向思维,当新房完工后,不仅更加通透了,还让空间做到了动静分离,真的太巧妙了。
(资料图)
平面结构图
本案坐标深圳,面积120㎡,屋主是一对90后小夫妻。从原户型来看,最抢眼的就是客餐厅为“大横厅”结构了,再加上外面的阳台可以延伸,空间感相当大气。
不过屋主对此却不太满意,主要原因也比较简单,一是房间过多,且空间分割得较为零散,动线体验不佳。二是通风环境一般,无法做到空气对流。因此,为了提高居住舒适性,就坚持重组了空间。
平面方案图
空间布局改造如下
1、将进门旁边两个相邻的卧室打通,改成客厅和开放式书房。
2、原客厅向外延伸后一分为二,规划出餐厅和次卧室。
3、厨房向餐厅扩大,提升内部的使用面积。
4、过道增加隐形门,让空间实现动静分离。
玄关
当空间重组之后,入户立马就一改之前的闭塞与拥挤,并拥有了充足的采光环境。同时,储物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。比如左侧的一组鞋柜设计,就充分满足了四季的鞋履收纳需求。再比如右侧一门到顶的储物柜设计,就承担了衣物的收纳功能。
鞋柜中间做镂空处理,并暗藏上灯光,既赋予了居住者一抹回家的温度,又方便了一些随手小物品的放置。
书房
进门右侧就是重新规划的开放式书房,这样即便是在办公,也可以与客厅产生互动,从而让生活更加和谐、有情调。而给部分储物柜做开放式隔层,也赋予了空间一些成长性。无论是用来收纳书籍,还是一些纪念品,都可以成为一块记忆角落。
客厅
入户第一视角,给过道门洞设计一扇隐形门,除了在视觉上解决了过道的狭长感之外,也让空间动线做到了动静分离,从而让睡眠区与活动区,实现互不干扰。当然,也保证了电视墙的工整性。
极简的木饰面背景墙,悬浮式的电视柜,既简洁又高级。尤其当电视柜与飘窗柜连接在一起后,更是营造出了半围合式的空间形态。而少量的绿植穿插,又很好地为空间点缀出了一丝生机与朝气。
客厅看向餐厅视角,虽说屋主舍弃了原有的“大横厅”结构,但在书房做了开放式结构的情况下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还是有了“横厅”的效果。
除此之外,还让原本南北不够通透的结构,立马通透了许多。换句话来说,这样改造后,不仅保留下了“横厅”的空间体验,还有了“竖厅”的空间体验。
餐厅
来到餐厅,虽说空间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分为二处理,但空间感体验依然很棒,并且还以餐桌为中心,实现了洄游动线。而不同颜色的木饰面元素运用,也营造出了亲切、柔和、温暖的氛围感。
餐厅一侧的内嵌式储物柜,算是空间中的一大亮点。柜体中间镂空,以及拱形隔层设计,巧妙地与书房储物柜形成了呼应。当然,也为空间提供了大量储物、展示的功能性。
厨房在向餐厅扩大之后,利用门洞与阳台之间的夹角面积,正好内嵌了一组洗衣柜,并改善了厨房内部的拥挤性。
主卧室
在卧室不需要电视墙的情况下,衣柜设计在了床尾处,相较于原有的户型,储物能力最少提高了30%,并且还延伸出了一张梳妆台,满足了女生的化妆需求。
次卧室
由原客厅面积规划出的次卧,是提前预留的儿童房。由于暂时用不到,仅做了基础布局处理。比如整面墙的储物柜、临窗设计的写字桌、以及给墙面刷上了灰绿色的乳胶漆。这样既会符合孩子的审美,后期调整布局时,也会比较方便。
卫生间
两个卫生间的设计,都比较常见。公卫配置淋浴房,主卫配置浴缸,无论是哪种使用需求,都可以得到满足。
本期案例就分享到这里,虽说在空间改造上,将客厅改到了北面,看似有些不太合理,但所延伸出来的空间优势,却也是十分明显的。
比如空间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;比如主次卧都做到了朝南;再比如空间动线得到了改善等等。所以在个人看来,也是非常值得的。对此,你们怎么看呢?